秘密藏在了泰国
“萨瓦迪卡,Welcome to QC。”(你好,欢迎来到质检部门。)每当有客人到访,房间内的近百名工人就会齐声喊出这句话,虽然这样开门迎客的机会并不多。
泰国曼谷Gemopolis区珠宝工厂的质监部门,是潘多拉生产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穿着酱红色短袖的男女工人熟练地把戒指或珠子套入一根金属棍子翻转,检查着它们的尺寸和质量,完成后再装进纸盒与塑料袋子里密封,等出了这道门,新鲜出炉的银饰就将流向全球各地的消费者手中。在此之前,是烧制、入模、切割、镶嵌等11道工序,每个部门的工人会定时换班,他们偶尔也在走廊的布告板上展示自己的设计。
Gemopolis工厂在2016财年共生产了约1.2亿个饰品部件,支撑起潘多拉包括戒指、项链、手链在内的700余款式和在100多个市场的8000多个销售网点。工厂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这些款式几乎不停产,它们会被反复摆上货架,以保证顾客拥有更多选择。”
因此,几乎没人还需要在工作时参考图纸,他们熟练地快速制作工艺较简单的琉璃串珠,但戒指走完流程则需要2周,而做工复杂的珠子要更久,以此搭配出价格区间广大的全类产品线。
欧洲企业将工厂放在东南亚,大多是为了降低供应链成本。这些年来,泰国努力发展为亚洲最大的珠宝交易中心,为吸引外资推出了允许国外企业全资建厂、进口税与增值税优惠等政策。2017年1月,它刚宣布将为泰国本土加工企业提供300亿泰铢的贷款支持。
“其实泰国不算是特别有名的出产合成宝石的地方,原料可能是从中国等地进口的。”王薇淇创立了首饰品牌“Yo”和“biubiu”,按广东的行情,银饰珠宝的原料成本并不高,首饰银一克在7块左右,一颗银饰镶嵌的珠子约40-70元,手工打磨会增高许多成本,对后期品质的影响也大,但毫无疑问的是,使用银、氧化锆石等原料的潘多拉拥有不错的利润空间。
“早些年,中国的政策好,技术也好,在水贝、堪舆,到处都是进出口珠宝工厂,如果从中国出口到德国,还能享受40%的退税。泰国的商业环境未必比中国有更大的优势,根本还是人力成本低,大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二左右,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王薇淇说。
但和那些只将供应链放在东南亚的欧美公司不同,潘多拉从设计、材料、生产到营销都是一手包办。
卖什么设计还是得自己说了算
1987年,潘多拉迎来了第一个珠宝设计师;1989年,Enevoldsen拿着纯银戒指的原型模具在当地小型工厂中生产,他看好泰国繁荣的珠宝交易市场和充沛的手工匠人资源,在2005年于Gemopolis区域建立了第一间独资工厂,高达六层楼。
同样设置在泰国的还有2013年成立的创新中心,任务是协调来自哥本哈根和米兰的设计师想法能在工厂的现有技术下落实,同时也参与新技术的研发。“生产既是艺术也是技术。”中心负责人Nakaria Thongla称。为了追求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他们每年也会向时尚趋势预测机构WGSN咨询,比如那颗西瓜串珠就是为了迎合水果印花在时尚界的流行而生产的。
如今在泰国,潘多拉共有1.2万名工匠。上个月,它又在泰国北部的南奔新开了一家新的环保制作中心,称其将帮助品牌降低水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就这样,潘多拉依靠对垂直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使其每一步商业策略都能在监管和控制下进行。
“除非是大品牌,大多数珠宝企业并没有自己的设计能力,所有人都去工厂拿货。设计由工厂来做,如果不只是从工厂下单,那就是非常厉害的事情。”王薇淇说,“所以即使一颗珠子只要几百块,但潘多拉的对标品牌可以是奢侈品的珠宝,甚至到四叶草等级别。”
声明: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文章和图片由本网注册会员发布,如有涉及到相关方的合法权利,敬请及时告知本网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