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王文银。
到深圳那天,他身上只剩下10块钱,不得已,把水泥管子当家,和“盲流”做邻居。可他心里装着一团火,他想在这儿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大人物!
今天,他富贵逼人,在富豪榜上把饮料大王宗庆后挤在身后,在世界500强榜单上写上自己企业的名字。
1993年,25岁的王文银从南京大学毕业并被分配到上海工作。如果想要安稳生活,这个工作极好。可他满脑子想的是尽快出人头地,没熬几个月就辞职去了深圳。
成为有影响的大人物,是王文银从小就有的志向。生在安徽潜山县贫苦农民家庭的他,曾特意嘱咐母亲,要保留他的课本和笔记,“万一将来成了大人物呢?”
彼时,深圳满大街的淘金客和打工仔。王文银到了那儿时身上只剩下10块钱。这点钱别说住旅店,就是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他找了个水泥管子算是住处,邻居中有“盲流”,也有失业的人。
从找工作开始,王文银就显得与众不同。他把大学毕业证放一边,拿着高中毕业证找苦力活。理由是,要先打基础,不然将来怎么管理工厂?
一个星期后,他进到一家港资企业做了一名仓库管理员。只用一个多星期,他就能随口背出缆线、插头等数千件物料的编码。主管还从来没见过这么离奇的仓管员,直呼“他根本不是来打工的!”
之后,他一年内连升七级,直至成为总经理助理,一年拿的奖金和提成有百万之多。
王文银常和下属们说,他想要办公司、开工厂。但那时没人相信他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
1995年,王文银把吹出的牛皮变成现实:创办了携威实业有限公司,从熟悉的行当干起,专做电源线买卖。
因为公司小,他在供应商那里要先付款后收货,在顾客那里是先发货后收款,这导致资金非常紧张。只要一个单子出错,公司就可能万劫不复。
那也是王文银最辛苦的时期之一,他每天开着货车往返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几乎所有睁着眼的时间都是赶在路上,以确保每一次进出货安全无虞。
王文银认为,人脉就是生意。自己的生意慢慢上路,人脉怎样呢?他心里没底,第一个孩子降生时,他决定请所有供应商和客户来喝满月酒,借机检验一下自己和大家的关系。结果令他喜出望外,当天来了近200位客人,原来准备的10桌席面不得不临时加座。
他当即决定扩大生意,之后创办了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把生意做到制造领域。当时正好赶上东南亚金融风暴,他看准生产设备滞销的机会,找到设备制造商用分期付款的形式买了100台设备,工厂还没建,就把规划的产能翻了几番。
吃住都在工地数月后,他的工厂建成,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第三个月的月销售额更从头一个月的200万元猛增到1000万元。
市场火旺,王文银幸福无比。但紧接着,一个大打击就来了。
一个潮汕客户下了一个很大的订单,但当货发过去,对方却连人带货消失不见,这让王文银损失数百万元,直接被逼到了破产的悬崖上。他不得不开着卡车挨 个找供应商,讲公司遇到困难需要分期还上货款。人脉关系再一次发挥作用,合作伙伴们相信了他,他也很小心地每次都提前几天还款,才渡过难关。
之后,他顺风顺水,公司以每年新增一个工厂的速度迅猛发展。迅猛扩张中,他怕重蹈覆辙,还进行了一个压力测试。他总结自己,以及其他企业家的失败, 发现很多企业的倒闭,是因为合作伙伴。这对每年新增一批供应商的他来说,是必须小心的问题。随后,他酝酿出了一个“模拟失败试验”的主意。
他放出消息说,下属的一个工厂拖欠了供应商5000万元货款,马上要破产清算。很快,有供应商上门逼债,也有的表示可以等,反应不一。王文银根据不同反应,筛选出了值得信赖的盟友,然后与之结成更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声明: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文章和图片由本网注册会员发布,如有涉及到相关方的合法权利,敬请及时告知本网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