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幸运者。市场经济发展的这三十几年,大浪淘沙一批批倒下去,我还能继续屹立在商界,国家能有这么一个好的形势来让我们自由发展,我觉得十分幸运和满足。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那辈人才有踏实、诚信的品质,能够与深圳、与这个社会融入在一起。
从服装业小舟到制造业巨舰
冯水兴:历经三次转型 我的成长见证深圳的成长
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还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当时来到深圳,我就在想,如果能在深圳立得下足,未来将不可限量。眨眼间,深圳通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让我想不到的是,深圳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且各产业发展得如此之好。
1980年到1990年,来到深圳的都是带着“闯劲”、胆子大的人。能够作为那个时代的幸运儿,参与到深圳的建设中来,看着它一步一步地成长,是我觉得十分荣幸的事情。
2007年,冯水兴的产品获得“中国名牌”奖项。
壹
我在深圳罗湖汽车站附近租了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柜台,从外地采购服装拿到深圳销售,同时我还推出了打折优惠营销模式
服装生意奠定事业基础
还在潮汕老家的时候,年幼的我就开始接触生意场。我的父亲在老家开了一间杂货铺,平日里我经常替父亲去批发店进货,耳濡目染之后,我也慢慢对做生意产生兴趣,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徐徐吹来,左邻 右舍纷纷兴企办厂,我也有了挣大钱、盖大房子的念头。在我父亲的支持下,我迈出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步,办起了服装厂。初次办厂属于地道的家庭式小作坊,自产 自销,虽然没有专门厂房,规模也小,只有十几部缝衣车、十几个人,但因为用料实在,做工精良,质量也比较可靠,所以销量慢慢变得相当可观。那时候生意非常 好做,几百块钱的成本就能做服装生意,一件衬衣才卖十几块钱,一天能做几十件,每天都能卖完,一年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2010年时的金积嘉厂房。
初次创业的经历,让我得到磨炼和收获。我的人 脉越来越广,斗志昂扬,思想也日趋成熟。1985年,我听说深圳刚实行改革开放,是一个百业待兴的地方,更能够施展拳脚,当即决定只身闯深圳。当时我想, 深圳这个地方靠近香港,如果能找对路子,肯定能赚钱。我在老家是做服装生意的,初到深圳还是从最熟手的行业入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初步考察,我在深圳罗湖汽车站 附近租了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柜台,从外地采购服装拿到深圳销售,同时我还推出了打折优惠营销模式,这在当时的服装行业还算是比较新颖的。由于我销售的服装 物美价廉,赢得了大量回头客,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之后就赚到了第一桶金。经济特区欣欣向荣的发展形势,也促使我毅然决定在深圳扎根。
在深圳的首次创业经验,让我平时很注重观察了 解市场信息和商机。1988年,我发现很多来深圳的人都会买一大堆收音机、石英表、照相机之类的小家电回去赠亲馈友。凭借着潮汕人特有的商业嗅觉,我便认 定小家电礼品市场很有发展前景,而当时人们大都还觉得小家电成不了大气候,涉足者极少。看准市场商机后,1988年我开始生意上的第一次转行:销售电子产 品。
1998年,冯水兴工厂生产出的小电脑学习机。
从卖小家电起家,1988年之后,我开始卖一些大家电,如录像机、组合音响、电视机之类的产品。销售电子产品能挣钱,我心里就想着能不能自己生产制造,如果能自己做那样利润就更加丰厚。萌生出这个想法后,我一头扎进了电子制造业。
当时,我的一个朋友生产游戏机。每天生产多少卖多少,买的人都排队,还得找熟人去才能拿到货,紧俏极了。在朋友的带领下,1990年我开始自己生产游戏机。
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了布吉新乡村。那时候布 吉到处都是山,比我们乡下还农村,非常荒凉,只有布吉老街。当时经济特区范围并不大,最远就是上海宾馆,我觉得布吉是比较靠近原经济特区内的地方,地理位 置不错,未来肯定有发展前途。靠销售电子产品赚取了一笔不菲的资金后,我在布吉萝岗工业区购置了第一块工业用地,每平方米土地价格才100多块钱。
声明: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文章和图片由本网注册会员发布,如有涉及到相关方的合法权利,敬请及时告知本网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