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中,张静初试驾英国喷火式战机
返璞归真的过程
那天的小雨让北京变成秋天。从三元桥出来,我坐在张静初的车上,随她到一个朋友的工作室,她要在那里录一段颁奖视频,以防不能出席几天后在京举 行的第26届科幻银河奖颁奖典礼——因为饰演了电影《三体》中的叶文洁,她被邀请去给她的“男神”、“科幻功勋奖”的得主刘慈欣颁奖。
我们因此聊起科幻、未来和虚无感,她的职业履历、短暂的纽约进修,她的身份认同以及想象中的自由场景。那时候她已经半倚在朋友工作室的长沙发上,身后的格子玻璃窗外,是灰色天空下老旧的751厂房。
“太绕了,太深了,咱们的采访怎么能深成这样?”聊着聊着,她突然笑着说,“还是接着聊聊《丈量》吧。”
也是,还有什么能比战争这个主题更加宏大、疯狂却又不可忽视呢?
她一再感慨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美好,重申对和平的希望,但也不忘了说在西欧半个月的拍摄见闻:比如在博物馆看到战斗机居然是用布做成的;她看到 飞机坠毁后的残骸照片,那些被熔化的座椅,英德两军的坦克和子弹装备之悬殊,“然后我们还看到好多炊事班的大锅和饭盒,你就会想象他们在热火朝天地做饭, 你能够切肤地感受到当时人的生存状态,而这些人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了”;又或者,“就算在,也都已经九十多岁,你也会觉得人的生命很脆弱,很短暂,然后会觉 得我们这代人有多幸运。”
听二战侦察兵史蒂夫·韦斯讲述自己的往事时,张静初未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泪。在史蒂夫眼里,他那个参加过一战的父亲只是一个不负责任、逃避责任的 孩子,而当自己经历过二战之后,他才明白为什么当年父亲极力反对他去参军。战后的史蒂夫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常常梦见自己在父母家的厨房与德军作战,他多次 尝试自杀,最后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直到12年后终于摆脱战争阴影,并成为一个心理学家。
张静初和二战侦察兵史蒂夫·韦斯
最让张静初难忘的,是史蒂夫为她拍下一张照片。那时候他们坐在车上,史蒂夫说:“我帮你拍张照片吧。”张静初笑着面对镜头,“这不是真正的 你”,史蒂夫说。他让她看着前面,什么都不要说。“然后他就拍了我一张侧脸的照片,我看着车窗外,特别安静,他说,‘这才是真正的你’。”
5月的英法之旅已是微凉的回忆,虽然仍是生动的;工作和日常无缝地衔接上,张静初又重归张静初。
但她尽量从别处收割一点不一样的经历,例如旅行、看电影、看书——那些喜欢的小说,如《我的名字叫红》、《百年孤独》、《小王子》,当然也包括佛教的书,都给她全新的看世界的角度。
“其实人小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多成见的,但随着慢慢长大,你就会一点一点地被规范化,然后你再成长,再学习,接触这个社会,看世界的角度又会发生 变化,把所有看世界的标签有意识地拆掉,回到原点,像孩子一样去看世界,有好奇心,看很小的事情给你带来美和感动——这其实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
多年以来,我们已经足够熟悉大银幕上的张静初,无论是最初的“姐姐”,还是最近在《碟中谍5》中惊鸿一瞥的CIA职员;我们也都耳闻过她的“文 艺”、不断被澄清的情感绯闻乃至扭曲流传的“明星饭局价”,但总体而言,她是安静的,与名利场的聚光灯保持着警惕的距离,甚至有些冷淡和抽离。似乎是谈到 战争和虚无的时候她说:“人其实挺弱小的,你做什么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包括思想的形成,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
然而她也感到幸运——做演员让她实现经济独立和财务自由,但更重要的是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由,“你是做艺术的,说到底,还是在做关于人本身、人的最初的事情。”
声明: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文章和图片由本网注册会员发布,如有涉及到相关方的合法权利,敬请及时告知本网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