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困难”
商人王濛,多了令人愉悦的气质。
接受《新晚报》记者采访的6月26日,王濛刚刚结束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司奠基仪式。这是自她年初受伤以来第一次与记者如此长时间面对面,也是她宣布成立王濛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从商后接受的第一个深入专访。
当听到记者问“难道王濛还缺钱”时,她气定神闲,双手一摊,“我不缺钱,而且我绝对不是在意钱的人。开业之前,找人给我算算,人家说你这钱啊,给谁都花……我好像从来就没想过钱的事儿。他们知道,队里最大方的就是我了,最抠的是周洋……”
王濛刚开始在家乡七台河的工商局做了公司登记,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在黑龙江省和七台河市工商局的帮助下,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了现在无域名的公司名称。
她最初为公司设计了3个Logo,七台河工商部门有人建议她“能不能把眼界放得再远一点儿,Logo的冰雪痕迹太多,如果未来跨行业领域,应该有一个更广义的表达主题”。不到一周时间,王濛拿出了40多个Logo。
大家突然发现,他们原本熟悉的王濛渐渐显露出另一面:她单纯、有悟性、诚恳,听得进去所有不同意见。在很多接触过王濛的媒体记者看来,她是很具商业头脑的运动员。可事实上,王濛此番一路上演“一地鸡毛的挫败”,碰壁不断。
“全是困难。全都是困难。”她下意识地用手盖住自己的额头,神情稍显复杂,“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怎么样,我说:‘困难,困难,困难。’缺什么?除了钱,什么都 缺。都不是我能驾驭得了的。所有环节我都必须亲自去谈,亲自去闯一道道‘关卡’:对方没回国,回国了又忙……我去了又回来,去了又回来,哪个不是来回折腾 好几趟的?费用没到怎么办,到了又怎么办……有好几次,就差那么一点点,我就想说‘我不干了’……”
七台河近30℃的天气里,王濛穿梭在各种场合,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额头沁着汗。她的脚上裹着厚厚的白棉袜。“就拆了一个钉儿。”她低下头,提起裤脚给记者看,“钢板还没拆,你看我这俩脚脖儿,都不一边儿粗……”
她比5个月前在病房接受白岩松访谈时看起来更消瘦,身上带着12根钉子和一块钢板。
“我的运动员生命很饱满了”
一次广为人知的见面与一场鲜为人知的对话——白岩松到底对王濛说了什么?
今年5月,有媒体称,中国短道速滑队统军人选敲定,主教练李琰将继续带领中国短道队征战平昌冬奥,目标至少两金。包括王濛、周洋在内的众多老将已经表态,愿再战一届冬奥。
这一消息,打破了人们此前对王濛退役的种种猜测,明确了王濛的国家队现役运动员身份。而《新晚报》记者此次也得到了王濛的亲口证实:“我确实没想过退役。”
王濛以现役运动员身份创立公司从商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从来没有现役运动员从商的先例。王 濛在明确自己的目标后,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有过一次长谈,她表达得十分直接:“咱们国家的运动员太多了,拿名次的也太多了,未来发 展,包括工作分配,你总不能什么都指望国家给你安排。我觉得人得有自己的想法和眼界,才能有收获和价值。”王濛的大胆提议被拿到体育总局的会上充分讨论, 赵英刚对她说:“你是第一个,我相信你王濛一定能成,为队里做贡献,也给其他运动员带个好头。”
经历2011年的风波后,回归国家队的王濛将索契冬奥看得很重。今年1月16日,她经历了人生中最残酷的“擦肩而过”,6天后,白岩松的到访,却为她“一根筋”的内心打开另一扇窗。
那 场专访以外,他们聊了很长时间关于未来的设想。白岩松并没有明确建议王濛应该做什么,而是给她“量身定义”了几个方向和几种可能性。他当时的语速很慢,耐 心地问王濛“你要不要做做这个”,并详细提示她做这些之前要做什么准备……这令王濛突然意识到:“原来,王濛还可以这样。”
那日起,病床 上的王濛彻夜难眠。“想再用运动成绩来证明我自己?那种情况下已经不现实了。什么是运动员的价值?成绩呢,我都拿过了;证明努力和天赋呢,我也不需要了。 退役留在中心执教,想过……从政呢,好像不太适合。不退役的话,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在,也许不一定拿冠军,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稳定作用……我就想,我能不 能既不放弃赛场,又能利用我的品牌优势,做点儿更有意义的事呢?”
不过,王濛至今没有将创立公司的消息亲口告诉白岩松。她觉得“还远不到时候”。“要等厂房什么的都起来了,一切都稳定了,我才能请他过来。”
声明: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文章和图片由本网注册会员发布,如有涉及到相关方的合法权利,敬请及时告知本网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