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放入收藏 |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潮资讯 > 娱乐资讯 >

《老炮儿》,跟北京无关(2)

已阅读2016-01-06 12:02 来源:腾讯   发布者:大象      分享: 更多

昨日(1月4日)晚间,著名相声演员徐德亮在微博上发布了对电影《老炮儿》的评价。他说,“《老炮儿》里的人,我都不喜欢。六爷是个流氓,或者叫玩闹。”

但是我喜欢《老炮儿》这个电影。

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没人管的孩子,打着武斗旗号杀人的红卫兵是一批,红卫兵 上山下乡之后稍小一点留在城里的孩子们又是一批。小一点儿的这批孩子们就算赶上武斗了,也多是跟着哄哄,这会儿大孩子们离开城市了,家长们忙着“闹革命” 了,不上学也成了有“造反精神”了,自然而然,出现了好多缺乏教育,打人骂人,抽烟喝酒,甚至打架斗殴的“坏学生”,在社会上,慢慢就成了小流氓儿、玩闹 或流氓。

但是在没有规矩的时代,这些孩子要自己创造规矩,否则大家形不成集体共识,玩不到一块。这些 规矩有些是传统的,比如敬酒酒杯要低些,跟“前辈”说话要文明等,也有很多是很江湖的。比如不欺负好孩子,这就先承认自己是坏孩子了。再比如要管控当地的 小偷。按中国人的规矩偷东西是最为人不耻的,怎么能知道谁是小偷还不报警,只让他把身份证寄回去就得了?等于是承认小偷在社会上的合法地位,只不过多点伪 善而已。

这些孩子要不被欺负,就要结成了帮派,结成帮派就会打更多的架。打群架,靠的不是个人英雄主 义而是集体主义,所以,他们的江湖大义,是兄弟义气。义字居首,勇退居第二。在他们那里能打是必须的,能为朋友打才是可敬的,打群架能招呼来人(北京话叫 能码来人)才是江湖地位的像征。王朔说两边约的人越多越打不起来,有的时候甚至两边约的同一拨人。假如那个时代继续下去,这些人里出现刘邦也很正常。

还好文革结束了,他们也长大了,新时代到来了,但是他们在那个时代形成的价值观,并没有变。 这时,上山下乡那批又回来了。那批人在文革初期在城里就打派仗、武斗过,甚至杀过人,又在广大农村受了十年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因而返城之后,多数人变成了 “八十年代新一辈”,还有人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也有一批人又打架,而且“手更黑”。前几年,我每次听到“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这歌,都热泪盈眶, 我觉得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可积极向上了,可是慢慢发现,哪个时代,都有落后的青年。当法制社会建立起来以后,通过打架树立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事不那么靠谱了。 而且当年打架敢抄板儿砖的不算什么,红砖,一砖下去,顶多一个脑震荡,有点骨折就顶天儿了。后来传进来水泥板儿砖,一砖下去就死了。赶上法制社会,法制社 会的严打,“依法”之外,还要“从重”。毙了一批,关了一批,落后青年就没了。还有一批不那么落后的,像《二子开店》里的那几个一样,被社会主义温暖的大 家庭改造好了。关的那批过些年出来,就成了“老炮儿”。

时光到了二零一几年,这批“坏人变老了”。年轻人坏点让人觉得还有得可救,帅点的越坏还越招女孩喜欢。坏人一变老,连那点可爱劲都没了。所以好多外地朋友看到问路那个镜头,就已经开始骂“最讨厌自以为是的老北京人”。

新的年轻的坏人或者说坏孩子也出现了。六爷儿子是一批,但是这批不是坏孩子的主流,法制社 会,容不得你拿刀动枪打群架,通宵喝个酒泡个吧玩玩地下摇滚,一夜情到头了,六爷儿子这样的想吸毒恐怕都没地方买去。坏孩子的主流就是电影里反映的“官二 代富二代”,这到不是说所有这些二代都不是好人,但说他们里边有很多坏孩子应该不得罪人。

有人把这些人和文革中的大院子弟对比,认为是一类人,三十年前,他们穿着绿军装骑着二八车扛着日本刀招摇过市,三十年后,他们穿着各种名牌开着法拉利带着锥子脸妹妹,到是不招摇过市了,因为一般老百姓看不见他们。

这个类比有准确之处,比如,拿锥子脸妹妹和日本刀类比,都是用品兼炫耀品。因为在我等仇富心态的眼光下看,富二代身边的锥子脸妹妹和大院子弟自行车后座带着的“果”,在他们的心里的地位绝不是等同的。

这个类比也有不准确之处。因为当年的高干子弟和大院子弟,都有着幼稚而崇高的理想,江山是我们的,接红色的班。所以他们的所做所为,虽然让人讨厌,终归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现在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有没有这样的理想我不敢说,反正钱是他们的,出了事可以去加拿大。

六爷这种老炮和小飞这种小炮儿(没这词,我编的)茬上了,只有一种可能的结局,就是老炮的大 败。别说一个老炮,就是一切平民和他们茬上了,都只可能有这种结局。您以为自己是个炮,跟他们遇见,你才知道,你撑死算个砸炮儿,自己粉身碎骨能有个响动 就不错了。码人茬架?笑话。人家理你么,你找得着人家么,你打得过人家么,就算你打得过人家,公安干警同志能让你打?

武松和西门庆斗得了么?西门庆有钱,能走县官的门路,武松虽然是个都头,哥哥被害死,这个都头什么用都没有,只能斗杀西门庆,然后自己当逃犯远走高飞。

您呢?你斗杀得了西门庆么?您远走高飞得了么?

电影里设计了一个“对账单”,这个情节设计说实话有点简单,太巧,也有点不合理。总之吧,因为它,小炮儿才想跟老炮儿玩玩,老炮儿也才有机会按自己的规矩跟小炮儿斗斗。什么是他自己的规矩,又是打群架。

码人,还码得着么?显然码不着了。借钱都借不着,何况码人啊。

自己也病了,病了不治,老炮儿也有一怕,敢情怕做手术。

但是老炮不怕死。老炮不是没见过死,他能拦住闷三儿,不让那些兄弟去打架,就是怕“生瓜蛋子没轻没重,真打死人,把他们就裹进来了”。他这个打了一辈子架的人为什么有这种见识?那一定是自己当生瓜蛋子的时候,见过周围的人出过大事,或杀人,或被杀。一辈子就完了。

所以这事不能把这些小孩裹进来,要干,只能咱们自己!

六爷找军大衣,给已故的媳妇上香,把人寿保险的保单给霞姨,带上日本刀,走出门去,这一步步,都是在走向死亡。他又不是没打过架,他知道他很可能回不来。但是他还是一步步地去了,这就是感人之处。

这和当年一堆一堆,好几十人好几百人的茬架不一样,那会儿充满兴奋,大家一起哄就去了。他们都把这当成上战场,就算死了,都无上光荣。何况这么多人呢,可能连伤都伤不了。

六爷一个人背着刀骑着自行车赴战时,一定神游到了三四十年前。大街上飞奔的驼鸟,就是六爷的 化身。它不应该处于这个时空,它明明应该飞奔在草原上,在以个体速度为唯一指标的地方,它明明是第一。但是它被带到了城市的铁笼中……终于它又跑起来了, 所以六爷非常兴奋,“跑!跑!别让他们抓住你!”

可能么?

当然,这应该是个暗喻,拍得有点过于明了,观众秒懂了,韵味就少了一点。

六爷死在野湖上,那一地的冰纹,美得钻心彻骨,像个极品的老坑端砚。六爷就像一块墨,磨着自己 写下尽量有点尊严的一生,把自己磨完了,就死了。

六爷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活得失败,但是他不承认。

只有一次他承认了,跟儿子喝酒骂了起来,儿子说:“我不许你提我妈,你进去了,你知道我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吗?”六爷沉默了,说:“难道你还让我给你跪下嘛?”

六爷服软的时候,真是让人掉眼泪的时候。

给子女立规矩,首先自己得有规矩,自己满嘴粗口,要求自己的儿子懂得尊重别人,可能么?

拍这种父子矛盾的题材,冯小刚的这个片段是经典了。在我的评价体系里,上一个母女矛盾的经典也是冯小刚拍的,《唐山大地震》。

妈妈为了救弟弟亲口判处了姐姐的死刑。姐姐活过来以后,不再回家,自己活了三十二年。后来遇 见了弟弟,弟弟把她领回家。这段母女相见的戏,怎么拍?母亲不抬头地做着饭,向里屋挥着手:“先进屋先进屋。”女儿进了屋,看见自己的遗像,和地震那天晚 上自己跟母亲要的香蕉。这时妈妈进门,还是不敢抬头,语气似乎很平静:“那什么,我先给你道个歉吧。”就要跪下。

那时候,我在电影院里真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说回开篇提到的《白毛女》,要钢枪打死黄世仁的小战士一定很热血,很冲动,但是看戏看进去就不好了。恨黄世仁,不能恨《白毛女》这个戏。看《老炮儿》的好多人也很热血,也很冲动,但他们很多都不是小孩了。

有好多人评价,这个世界就是没规矩了,就需要六爷这样的人,这个戏就是教人要有规矩云云。这是太爱六爷以至于爱上这个戏的例子。

也有好多人评价,六爷这样的人才没规矩,当年就是他们破坏了中国的好规矩才让现在的青年变成了这样,这个戏传达的价值观我无法理解云云。这是太恨六爷以至于恨上了这个戏的例子。

电影是通过讲故事写人性,写人在各种情况下人性的反应。六爷是主角,但六爷的价值观并不一定 是电影要传达的价值观。不会有一个电影导演希望告诉观众只有打群架才是解决事情的终极手段,也不会有一个观众看完电影回家觉得只有满口脏话说话才有气场。 主演要高大全,那是文革遗风,现在的电影早不那么拍了。所以,说六爷是悲剧英雄,和说六爷是失势流氓,都太肤浅,看电影不能停留在好坏人这个层次上,那样 是“见与儿童邻”,就是小孩思维。

相声和很多文革后的文艺作品里,一写到失足青年落后青年,必然要说一句,“他是受了林彪四人 帮的毒害”。六爷也是一样,当年就是一个受文革毒害的失足青年,后来变成了问题中年(他自居老炮儿但是不爱听老年这个词),六爷儿子同样是间接受了文革的 毒害。小飞的爸爸呢?小飞呢,同样是间接受了文革的毒害。

观众呢?同样躲不掉,没有一个人能躲得掉!

那些网上说“现在就是没规矩”的人,多半是张嘴“你丫”闭嘴“傻X”的孩子,他们不知道,老 北京人说的“不能一嘴炉灰碴子”是最基本的规矩。多少北京孩子(包括我)和同类说话必须带“丫”,否则就不亲切。但我清楚地记得我认识的北京老人都很不喜 欢,很讨厌孩子这样说。我们还津津乐道于这个“丫”是“丫头养的”的音变“丫挺的”的简称,写成“鸭”就不对了,老人们很反感地说:“反正我们小时候北京 人不这么说话。”

        声明: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文章和图片由本网注册会员发布,如有涉及到相关方的合法权利,敬请及时告知本网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时尚品牌推荐·Brand




 

第一女性时尚网 版权所有@2013-2018   粤ICP备1686918990号

第一女性时尚网左右悬浮对联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