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美搭 秀场 时尚 街拍 亲子 情感 人物 旅游 星座 养生 趣闻 美容 品牌

首页 > 奢品 > 详细内容

奢侈品牌们逐渐收回代理权 代理模式将逐渐消亡?

      发布时间:   编辑:大象

奢侈品牌

  近日,大商股份因两年前揽入奢侈品牌阿玛尼(Armani)的代理商莱卡门未获明显收益,且一直拖累公司业绩而受到市场关注。

  据记者了解,其实不只是大商股份,赫美集团、七匹狼、刚泰集团等公司也都有收购奢饰品代理商或直接买品牌,涉足该领域。那么,涉全球知名奢饰品的生意,究竟能否为上市公司带来丰厚利润?

  奢侈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好坏与否,直接决定了上市公司是买了 香饽饽 还是 山芋 。随着消费升级浪潮来临,奢侈品行业似乎前景光明。代理商是不是就可以轻松分一杯羹?目前看来,背后风险因素并不少。

  奢侈品牌纷纷收回代理权

  记者走访了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区域的一家阿玛尼专卖店,店员称,该店属于澳门一家代理商运营,该代理商也是中国西南片区的总代理。

  事实上,如今像阿玛尼一样仍然采取代理商模式的奢侈品品牌并不多。据记者了解,路易威登一直拒绝代理,而更多奢侈品牌早已收回代理权。

  从2008年开始,奢侈品牌收回代理权的新闻便接连不断,当年万宝龙单方面宣布收回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的代理权一事甚至诉诸公堂。

  在2008年,法国奢侈品牌Chlo 宣布由香港代理商I.T集团代理经营的店铺只剩一家,蔻驰(Coach)也从代理商俊思集团手中收回中国区零售业务。

  2009年,Hugo Boss收回中国代理权转为直营。2010年,Burberry集团开始逐步回收中国区代理权。2014年,Gucci将眼镜业务收归自营。

  目前,业内人士大多对于代理模式持保留态度。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早期奢侈品代理行业,代理商多以经验丰富的香港代理公司为主,包括俊思、华敦、金邦等。此后,一些内地公司也开始做国际品牌代理,包括欧蓝、彩虹等。面对上游奢侈品商家,品牌代理具有一定风险。产品进入初期代理权会交付给相应代理商,但度过培养期之后,国际奢侈品商家可能收回直营。

  实际上,造成奢侈品牌选择代理或直营模式的原因在于,代理商和品牌利益出发点不同。代理商追求代理期内利润的最大化,奢侈品追求品牌形象最大化并以此为基础尽量追求高利润。

  有限代理权多被行业龙头瓜分

  如今,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在经历了爆发、低迷之后,市场和消费者都在成熟起来。随着消费升级,奢侈品行业的市场前景看上去仍然光明。

  前瞻网奢侈品行业研究员吴小燕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全球奢侈品消费额达到1204亿美元,其中境外消费奢侈品928亿美元(约6400亿元人民币)。从长远来看,中国中等收入人群正在迅速崛起,可供支配收入增加,未来五年对个人奢侈品市场未来将贡献良多,总体趋势向上。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贡献将接近16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在7%以上。

  但代理能从中分到多少羹? 利用代理商的渠道资源实现品牌快速扩张并转嫁风险,一向是奢侈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首选,代理是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权宜之计。 吴小燕介绍,除许多品牌被收回代理权外,目前仅存的一些品牌,也被几大航母型代理商垄断,包括香港俊思集团,香港I.T集团、欧蓝集团、迪生集团、华敦国际集团、澳门彩虹集团等。

   代理商模式必然消亡,没有任何前景。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的观点颇为犀利。她认为,奢侈品目前仍有代理,是因为品牌需要这样的 批发商 出货而已,是变现机器,在品牌眼中根本没有市场价值。

   重要的是品牌收回代理权怎么办?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 周婷向记者举了万宝龙的例子,品牌商提前收回代理权,代理商毫无办法。

   奢侈品在最先进入中国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代理模式。当市场开始有利可图时,品牌会选择收回代理权做直营,而前期风险较大时,更多选择代理。 时尚行业研究咨询投资机构NoAgency创始人唐小唐向记者表示,前期的开店、营销、本地活动等成本,都需要代理商自己支出,此外还需要向品牌支付品牌费用等。而代理商的益处,是可以以较低折扣拿到货品,但如果产生存货,也需要自己承担。每个品牌的经营模式都不一样,甚至有很大差异,代理商运营水平至关重要。

  吴小燕认为,奢侈品代理商取得相关品牌的代理权后,全权负责该品牌在中国市场从开店到营销的所有细节, 品牌几乎不承担什么风险。代理商应改变现有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利用自己对本地消费环境的了解和丰富的渠道,升级为商业咨询公司,寻找更多市场机会。

觉得很赞,我要分享到: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