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亮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从生物学原理上说,在医生宣布患者死亡的第一时间,用科学手段让 患者进入“医学稳定”状态,随后再采取一系列方法进行冷冻保存,可以最大限度让人体在有限受 损的状态下进入冷冻状态。
“我们相信,冷冻人体在科学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准之后解冻,是一种希望。”
由于所学专业,魏景亮4年前开始关注对美国Alcor人体冰冻技术,据他介绍,近十年来该技术有了比较明显的突破,因此近十年间参与并实施冰冻的人数比之前几十年的总和还要多。
在国内,没有专门的机构对此进行研究,关注此技术的大多以业余爱好者为主,魏景亮便是其中之一,他们通过知乎等网络平台走到一起。今年4月左右,他们通过网络得知了杜虹的意愿,并与家属进行了联系,随后,又很快和Alcor达成了捐赠遗体的协议。
魏景亮称,据他了解,杜虹目前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全国首例参与人体冷冻保存以期望“复活”的案例。即使在亚洲,也仅有今年2月份媒体报道的泰国小女孩冰冻头部的案例,应属于亚洲第二例。
《三体》小说里的故事成真了
“我们从Alcor了解到的情况是,全身冰冻需要200万元人民币,只冰冻头部的话,需要75万元人民币。”鲁辰说,经过反复考虑,他们认为冰冻头部的方案比较合适。
只冰冻头部,母亲会同意吗?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杜虹表示愿意。
除了作家、诗人外,杜虹还有一个不被大多数人知晓的身份——她是前不久获得雨果奖的大热科幻小说《三体》的编审之一。在小说中,有一个叫云天明的角色,取出大脑后通过冰冻技术保存,最终通过三体人的克隆技术成功复活。
“妈妈说,50年后能否有效是未知数,但她不介意用自己的遗体做实验,新兴科技总要有人尝试。”鲁辰说,因为母亲节俭,所以他们隐瞒了花费金额。
随后,张思遥卖掉了在北京20多平方米的一套房子,加上杜虹的积蓄,凑齐了所需的75万元费用,和Alcor签了协定。
在《三体》中,对于云天明的大脑被冰冻技术保存后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在他们正中有一个工作台,上面放着个一米左右高的不锈钢圆柱形绝热容器,刚 刚密封,从容器中涌出的超低温液氦产生的白雾还没有消散,由于低温,那些雾紧贴着容器的外壁缓缓流下,流过工作台的表面,像微型瀑布般淌下,在地板上方消 失了。白雾中的容器看上去似乎不像是尘世中的东西。”
如今,杜虹的遗体已在美国洛杉矶完成了冰冻。张思遥与丈夫鲁辰期间已前往美国进行了探视。根据美方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杜虹遗体的处理十分成功,在受损很小的情况下,已通过液氮保存在零下196℃的环境中。
至少从封存技术来看,杜虹享受的待遇跟云天明惊人的相似。
约定“妈妈,我们未来见”
“妈妈的命运多舛。”前日下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的约定见面地点,张思遥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她一直跟母亲相依为命。
张思遥说,母亲有时候坚强到“没朋友”。早年当知青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母亲凭自己的努力考出农村,当上老师,再做到图书编辑。几十年来,母亲为张思遥放弃了很多,包括自己的爱情。
张思遥5岁那年,母亲将她童趣的话整理成诗歌,成为她人生第一首作品,这为她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一名编剧打下了兴趣基础。
张思遥10岁那年,杜虹还资助了一名8岁女孩。女孩和张思遥一起喊杜虹“妈妈”,成了家里的第三个成员。如今,女孩已考上了大学,至今还与张思遥姐妹相称。张思遥说,2005年起妹妹帮助十几个农村学校建立起爱心书架,为农村孩子送去了大量图书。
“2013年,外婆病重,为了照顾外婆,母亲放弃了与一位美籍华人的爱情,放弃了去美国定居的机会。外婆去世后,日子刚刚回到正轨,她又患了胰腺癌。”
“妈妈是坚强的。”张思遥说,随着母亲病情恶化,每次抢救都需要打开气管,心肺复苏可能还会压断肋骨,病人的感受会十分煎熬,放弃抢救甚至对病人会更加人道。
这时,美方机构还未做好接收的准备。张思遥几次询问母亲,是否放弃冰冻实验,但杜虹坚定地拒绝了。医生甚至表示,这是她行医十几年来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下要求积极抢救自己的病人。
5月30日,是杜虹的最后一天,张思遥说,妈妈你知道吗,如果计划成功了,也许我们相见时你比我还年轻,也许要你来照顾我。杜虹回答:“那好好哦。”而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对着女儿说:“我想抱下你。”
5月30日下午,61岁的杜虹去世,张思遥在朋友圈中写道:“公元2015年5月30日,17点40分。妈妈,我们未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