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建场的塞罕坝只有少量房屋,一下子涌来这么多人,大家无处栖身,就住仓库、车库、马棚,还住不下,就搭窝棚。
建场初期塞罕坝创业者曾经住过的窝棚
In 1962, whe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ree-planters came here, they faced all kinds of hardships like these, as they tried to green the barren highlands and turn them into an oasis.
1962年,第一代林场工人们来到这里时,为了在荒凉的高原上栽下树苗,把荒原变成了绿洲,他们克服了千辛万苦。
然而,光凭热血是不够的。
创业初期,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创业者们很快发现了造林失败原因:外地苗木在调运中容易失水、伤热,且适应不了塞罕坝的气候。
于是他们决定自己育苗,经过考察、摸索、实践,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
塞罕坝实现全光育苗苗圃
1964年开春,塞罕坝人开展“马蹄坑大会战”,造林516亩,活率达到了90%以上,士气大振。
当年马蹄坑机械造林幼林地
创业历程总是充满坎坷。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
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
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
造林难,守林亦不易
造林难,守林更非易事。
从第一代林场工人开始,他们的后人大多也继承了这份事业。
声明: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文章和图片由本网注册会员发布,如有涉及到相关方的合法权利,敬请及时告知本网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