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门庭冷落
2013年,全球领先的奢侈品集团LVMH第三季报一出炉,就给本来已表现不佳的奢侈品市场重重地泼了一盆冷水。
从2012年开始,LVMH集团旗下的路易威登(LV)在中国国内就开始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升级产品线、翻新店面、暂停扩张速度、去logo等,但似乎收效甚微。
LVMH的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坦言,LV2013年在中国本地的销售只能算是“持平、无增长”,虽然中国市场的钟表和珠宝的销售势头有所改善,但时装和皮具依然疲软。来自中国国内的媒体报道称,“在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很多LV门店,市场出现了空无一人的情况”。
对于各大品牌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不言而喻,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衰退,也严重影响到整个奢侈品业的发展。来自法国巴黎银行证券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大中华区为路易威登贡献了1/4的销售额,占到了卡地亚销售额的35%,在欧米茄销售额中所占比重高达45%。爱马仕估计,未来几年其全球销售额中超过1/2的部分将来自中国消费者。
三年前,这些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疯狂地开店,如今,它们也尝到了扩张过快的“阵痛”。
参与贝恩调研的20个全球奢侈品牌的统计显示,在中国市场的新店数量已从2012年的约150家减少至2013年的100家左右,下降幅度约达1/3。
曾经在外滩风光无限的阿玛尼旗舰店与Dolce &Gabbana旗舰店已经相继停业,隔着不远的百达翡丽与宝诗龙也要一并撤出。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贝恩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奢侈品市场更趋复杂化。单纯的门店扩张已不足以推动整体增长。就参与调研的20个全球奢侈品牌而言,在中国市场的新店数量已从2012年的约150家减少至2013年的100家左右,下降幅度约达1/3。由于2013年多数奢侈品牌的可比门店销售额有所下降,他们将当前的重点转为门店的翻修、迁址以及运营改善。
“中国奢侈品市场已经迅速地从‘圈地’阶段发展为持续关注客户体验和可比门店销售额的阶段,”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本报告的第一作者布鲁诺?兰纳说,“在中国市场,全球奢侈品品牌的焦点正在从以男性消费者为主的品类和配饰转向以女性消费者为主的品类和时装。品牌商们也积极应对这一重要的转变。”
中国女性消费者日趋成熟及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是主要的驱动因素。这也令女性消费者在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支出首次与男性消费者持平。相比1995年由男性消费者贡献90%以上支出的市场态势,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奢侈品品牌需要掌握一系列更为广泛的管理技能方可在当今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取得成功,”兰纳总结道,“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日趋成熟令奢侈品品牌面临三大新的要务:将关注点转向时装系列、营销与库存管理;根据不同的消费群细分定制针对性的客户战略;培训店员为愈发成熟的各类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