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 放入收藏 | 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园 > 育儿 >

家长需“持证上岗”?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父母的问题

已阅读2017-03-18 21:05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者:大象      分享: 更多

他认为,只有家长受到科学的培训,才能提高子女家庭教育的质量;对于“准家长”来说,更要经过培训,才能“持证上岗”。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父母的问题

家长需“持证上岗”?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父母的问题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制定<家长教育法>的提案》。他认为,只有家长受到科学的培训,才能提高子女家庭教育的质量;对于“准家长”来说,更要经过培训,才能“持证上岗”。

      其实,近年来已有不少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始关注家庭教育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问题而渴望改变。然而,在意识与实际的改变之间,仍然隔着一道鸿沟,其中的原因难以用简单词句概括。有人说,是因为家长的威严不可动摇;有人说,是因为家长只会空说却不思改变。业内人士则表示,家长的自我学习有很多途径,但付诸实践最重要。

      家长:有自我改变意识,但难付诸实践

      杨女士的儿子上高一,在国内某著名的“超级中学”重点班上学,成绩优异,喜爱运动,“唯一让我觉得不太好的是他性格固执,有时可以说到了偏执的程度。”杨女士表示,儿子一旦认定了什么,除非别人用严密的逻辑击败他认定的事,否则他一定会固执己见。

     杨女士认为,儿子的固执和他父亲王先生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她介绍,王先生性格固执不知变通,与他讨论他认定的事,往往会引发他易怒暴躁的一面,无论是杨女士或是儿子,都曾经历过王先生这种“蛮不讲理”的时刻。“孩子上小学时,一次因为如何晾衣服的问题和他爸爸争执起来,两人互不相让,最后他爸爸发脾气把他赶出家门了。孩子只好哭着给我打电话,在外面等我回家。”杨女士回忆起来仍觉气愤,“那一次我很生气,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把孩子赶出家门,真的是太不像话了。”孩子回到家后,杨先生意识到不妥,主动跟儿子讲话,但是并未道歉。

     杨女士告诉记者,其实王先生知道,自己难以控制情绪,会在无意间伤害孩子,但却从未真正寻求改变,“如果不学习怎么控制情绪,他遇到事了还是会和以前一样。”杨女士将丈夫不愿意改变的原因归结为:无法放下作为父亲的威严。

      即将本科毕业的小莹告诉记者,自己有抑郁的倾向,常常陷入焦虑和悲观之中,父母曾因为担心她的心理状态而带她去看过心理咨询师。“我没有安全感,因为我爸妈脾气都很不好,经常吵架,听到他们吵架,我会心跳加速,感到难以形容的恐惧。他们对我很挑剔,导致我对自己缺乏自信,常常自卑。”她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归结到父母不和谐的婚姻状态和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上。

      小莹认为,父母能够不避讳地带她去看心理咨询师,说明父母很关心她的精神状态,但对自己的问题却认识得不够。“我的心理医生告诉我,除了我,我爸妈也应该做心理辅导。但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虽然偶尔会因为教育中的差错向我道歉,实际上却从未做出改变,有时我甚至无法判断他们的道歉是否出自真心。”

      专家: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父母的问题

     王先生的固执如同影子一般投射到儿子的身上,这一点让杨女士无比坚信“遗传的力量”;小莹向记者表示,自己偶尔暴躁的性格也和母亲如出一辙。性格真的是遗传的吗?亲子教育专家、心理学家于东辉认为不全是,更大的原因在于:后天养成中孩子出现的问题,本质上都是父母的问题。

      于东辉表示,家庭作为社会构成中最小的单位,是孩子形成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最重要的场所。每个孩子性格特征中,有80%左右和家长是一致的。“小孩在家庭中的学习是无法选择的,他只有父母两个模板可以参照,当父母面对生活和工作时充满了悲观的态度,小孩子自然也会变得悲观。孩子出现的问题,其实源头就是父母自己的问题。”同样的,当父母将不良的性情和行为习惯改掉,孩子也会相应的改善自己。于东辉告诉记者,这一条规律几乎适用于每个家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当暴躁的家长变得温柔,孩子也会减弱暴躁的性格。家长对孩子控制欲不那么强,孩子日后在亲密关系,比如夫妻和亲子关系中,就会比较有安全感。”

      因此,于东辉认为,那些总是想改变孩子的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回过头来反思自己,寻找孩子身上问题的源头。

      “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觉得孩子要打打骂骂才能成长得好,而现在多数父母已经不再认同棍棒教育了。”亲子关系中的问题究竟要怎么解决?心海榕讲师古荞锡表示,能够意识到自我的问题并且开始寻求改变的父母,已经迈出了自我学习的一大步。

      此外,一些意识比较超前的家长正在进行自我学习,他们经常参与家庭教育的讲座、论坛,或成立家长小组,交流经验。

     自我学习:

      需要理论,更需要把理论付诸实践

       在网络上搜索“家庭教育”的关键词,结果可谓是铺天盖地、五花八门。家长们看着这些内容,感到很迷茫:似乎每一篇文章都有道理,每一种分析都适用于自己的家庭。想要进行家长自我学习,究竟应该怎么做?

      于东辉将学做父母与学开车进行对比,向记者解释做家长并不简单。学开车有理论有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通过考试拿到驾照,才能上路;而每个人在做父母之前,没有学习过理论,独生子女家庭更谈不上实践,这就相当于没有拿到驾照就开车上路。

       “但做父母也和所有的学科一样,需要理论,更需要把理论付诸实践。”他认为,家庭教育的理论有很多,无论它们之间的差别多么巨大,家长都应当选择正面的核心理论:温暖的鼓励和关爱。

        于东辉赞同家长之间成立微信群、QQ群,交流教育经验的做法。“家长看了再多文章,听了再多理论,都不如真正付诸实践来得有效。但是改变自己是很艰难的过程,需要同伴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家长自我学习中团体的意义。”他同时指出,团体核心理念的建立对其中的每一个家长都很重要,“如果一个家长交流群里,成天都在交流成绩排名、升学等话题,那么群里每个人都会很焦虑,家长一焦虑就容易对孩子发脾气,这是坏团体的影响。”

       他表示,家长自我学习的团体中,最好有一名专业人士来掌控核心理念,这个人可以是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是教育界的专家。

 


        声明: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文章和图片由本网注册会员发布,如有涉及到相关方的合法权利,敬请及时告知本网删除处理。

编辑推荐

时尚品牌推荐·Brand




 

第一女性时尚网 版权所有@2013-2018   粤ICP备1686918990号

第一女性时尚网左右悬浮对联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