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方案a
哪里人少往哪里逃
能匿名更好
从微博逃到朋友圈,满以为安全了,没想到微友四面八方而来;再逃到陌陌,一看,大家都逃来了;去LINE吧,领导没了,同事没了,亲人没了,终 于安静了,可发的东西没人评论了!怎么着似乎都难受。最近,有一款社交APP很火,叫“秘密”。“秘密”里面没有个人资料、头像、历史痕迹,即使给人评 论,也会被随机改变头像。而好玩的是,秘密里的人,都是你通讯录上的好友,或是你好友的通讯录上的人。也就是说,有两层关系的人能看到你发的秘密,但你们 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谁。
于是,有人在里头倾吐领导的极品事件,有人说出心里的暗恋,有人爆粗口、倾泻愤怒……“秘密太好玩了,我终于不用变着法子指桑骂槐地在朋友圈吐 槽了。”有人说,秘密既满足了“发”的欲望,又满足了“被评论”的欲望。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发消息本身就代表着你想被关注。但又有人担心,后台可靠不?
逃方案b
实在没地方逃了
那就分组吧
实在逃得没地方逃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分组。就像最早的QQ空间都有权限设置一样,现在网络社交工具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来让你不想让他看见的人看不见,你想让他看见的人看见。
早前微博推出“密友”功能,即只要你在发消息后,点击“密友可见”,被你拉进密友圈的人,就能看到普通博友看不见的东西。后来,朋友圈也“人性化”了,设置了“分组”功能。每次发完照片后,你都能选择一部分所见。所以也就有了,妈妈看不见,朋友能看见的情况。
只是,一旦爸妈们发现自己被孩子分了组,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要么暗自神伤,要么直接发问。恐怕,在分组前,你们首先得想好对策。
逃方案c
管不住爸妈
那就管住自己的“嘴”
从一个圈子逃到另一个圈子,不断下载APP、再不断加好友、熟悉功能……分组,得先发张照片,一次性勾选完本次想被看的微友,下一次,再勾选另 一组微友。因为有些消息,是父母不能看,同事能看的;有些是同事能看,客户不能看的;有些是朋友能看,父母、亲人、同事都不能看的。万一哪一次一不小心点 错,能看的人看不了,不能看的全看了……那就死惨喽!
所以,有人就选择哪儿都不去,或者只看不发,做一个默默的旁观者,也挺好。“有些事情自己经历就好了,不是非得让别人也知道的。”沫沫就从来不 发朋友圈,在她看来,吃饭拍照要发、逛街要发、买东西要发,连睡觉都要发的人,都是“吃了空”。她的想法并非对,但选择“闭嘴”或许也是一种“万无一失” 的逃方案了。